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,是酒的故乡。酒,作为物质产品除具有一般物质属性外,还具有典型的文化属性。在我国,酒一直是庆典、祭祀、表达尊崇、抒发感情的最好载体,其生产、流通与饮用过程不仅涵盖着风土人情、传统习俗、生活方式,更彰显着文学艺术、价值观念等传承脉络。作为中国文化史上诗歌巅峰的唐诗,更是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,上承秦汉古风下沥宋元渊潭,造就了清雅丽韵又浓烈芬芳的诗酒文化。《全唐诗》中直接与酒相关的诗篇12000 余首,约占《全唐诗》总数的 22%,依据这些饮酒诗,可以较深入地了解唐代丰富的酒文化。
中国的酒文化历史远长于诗歌,中国的酒习俗更是无处不在。春节贺岁必有酒,清明祭祖必有酒,端午避邪必有酒,中秋赏月必有酒,重阳登山必有酒;婚嫁有喜酒,新人有交杯酒,生子有满月酒,百日有长命酒,商贾有开业酒,送别有壮行酒,凯旋有庆功酒,酒文化无处不在,酒香无处不芬芳。因此,这种浓浓的酒文化到了文人墨客那里就完成了酒与诗的不解之缘,唐诗和酒文化的高度融合也成为必然。
酒的品种繁多、香浓味美,体现了丰厚的物质文化,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时期、不同品种的酒,依托唐诗反映和表达出不同的文化意蕴,从而使诗、酒融合,既有仁人志士的心胸,又有情感意绪的折射,有时是朋友间的一种美好祝愿,有时会演绎成的一首浓浓的思乡曲,有时则代表着情人间的难以割舍的忧伤。
欢愉之酒
如《社日》:
鹅湖山下稻粱肥,豚栅鸡栖半掩扉。
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归。
这是唐代诗人王驾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诗一开始不写“社日”的题面,却从村居风光写起。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春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,却写社散后的景象,“桑柘(zhe)影斜”,春社散后,人声渐稀,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,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,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。它的暗示性很强,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的兴高采烈,才不觉贪杯喝醉,而这种高兴与丰收的喜悦是分不开的。这种喜悦正是诗酒文化的融合所达到的效果,也是所谓的诗酒言乐。
言悲之酒
悲伤情绪的表达方式很多,唐诗无疑是最能把这种情绪表达至极的载体。以元稹的《六年春遣怀八首》(其五)为例:
伴客消愁长日饮,偶然乘兴便醺醺。
怪来醒后旁人泣,醉里时时错问君!
这是元稹对亡妻真诚执著的爱恋。字字深情,读来沉痛感人。起句便叙写他在丧妻之痛中意绪消沉,整天借酒浇愁的情态伴客销,表面上是陪客人,实际上是好心的客人为了替他排遣浓忧而故意拉他做伴喝酒。再说,既是伴客,在客人面前表露儿女之情是不恰当的,所以免不了虚与委蛇,强颜欢笑。这样消愁喝下去的是自己的眼泪,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,透出了心底的凄凉。结尾两句,真是锥心泣血。读诗至此,有情人怎能不掩卷一哭。醉后吐真言,这是常情,醒来见旁人啜泣,感到奇怪,一问才知道,原来自己在梦中,忘记爱妻已逝,口口声声呼唤妻子,以至于旁观者潸然泪下,凄苦之情,撼人心弦。
述物之酒
如杜甫的《饮中八仙歌》:
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
汝阳三斗始朝天,道逢麴车口流涎,恨不移封向酒泉。
左相日兴费万钱,饮如长鲸吸百川,衔杯乐圣称避贤。
宗之潇洒美少年,举觞白眼望青天,皎如玉树临风前。
苏晋长斋绣佛前,醉中往往爱逃禅。
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
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
焦遂五斗方卓然,高谈雄辩惊四筵。
《饮中八仙歌》是一首别具一格、富有特色的“肖像诗”。八个酒仙属同时代的人,又同在长安生活过,又是嗜酒、豪放、旷达之人。诗人以洗练的语言,人物速写的笔法,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,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。可见,唐代诗与酒,就好比手与足,形影相随,分不开,拉不散,诗因酒增辉,酒因诗溢彩。
思乡之酒
抒写离别之悲,他乡作客之愁,是唐诗创作中的一个普遍主题。如李白的《客中作》:
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
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
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”,兰陵,点出作客之地,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,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,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。著名的兰陵美酒,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的,带着醇浓的香味,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,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,诗人面对美酒,愉悦兴奋之情可想而知。“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”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,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思念故乡。但是,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。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,甚至乐于在客中,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。由身在客中,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。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。抒写离愁而不愁这种屈曲蜿蜒的表达,正是唐诗与酒文化结缘融合的美妙之处。
此外还有杜甫的《登高》,李白的《寄东鲁二稚子》等,无不传达“借酒浇愁愁更愁”或心烦意乱、肝肠忧煎的思亲之情。
追忆之酒
表现对过去的人生经历和过往的留恋与不舍,对曾经美好的无限追思,但终归是一种情感的表达。如卢纶的《晚次鄂州》:
云开远见汉阳城,犹是孤帆一日程。
估客昼眠知浪静,舟人夜语觉潮生。
三湘衰鬓逢秋色,万里归心对月明。
旧业已随征战尽,更堪江上鼓鼙声!
此诗首联写“晚次鄂州”的心情;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;颈联写“晚次鄂州”的联想;尾联写“晚次鄂州”的感慨。这首诗只截取漂泊生活中的片断,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。诗中流露厌战、伤老、思归之情。正是对过去的无限回忆,描写曾经非凡的人生经历,表述别样的情感。
又如王翰的《凉州词》等,用诗的语言,描绘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,紧张动荡的征戌生活和难得到一次次难聚的酒宴,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。
我国酒文化与唐诗这一载体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有情、有境、有人,表达着斑驳错综的情感。诗酒言情,诗酒言悲、诗酒言别、诗酒言愁、诗酒言乐、诗酒言物,意与象、人与物、愁与怨、爱与恨,都装在一壶酒中,都融于具有浓郁酒味的诗中……